武属于五行属什么?
“武”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就像一个人拿着大钺在行走的样子,本义为古代作战时使用的一种大斧 金文的笔画比甲骨文简化了许多 篆文在金文的框架下又做了一些修改 小篆的笔画比篆文更为简洁 到了隶书阶段,“戈”旁的笔画进一步简化 “武”的演变过程大致是这样子的 在古汉语里,“兵(兵器)、戎(士兵)、戈(武器)”是同义词或近义词,一般可以通用 比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的这个句子就用了通假字—— 楚子戎卫于邲,遂伐郑。将纳卢丘之师以讨其逆命而杀楚师也。……郑人使乐伯、伯禽行师,牛头如熊耳而雉尾,用能守阵,击晋师将战,乐伯曰:「吾射不吴,子何不代乎?」伯御曰:「子一射,余二射,何损於事!且子若不知乘,则一射焉,何及?」乃射马,再射人,而晋师散。 这里的“戈(武器)”“兵(兵器)""戎(军队/士兵)”是可以互用的。所以,这里的“武”也可以表示兵器的意思 不过呢,这里所说的兵器,主要指冷兵器里的大型武器,也就是大斧头一类的;小武器,比如刀枪弓箭等,当时还不是特别重要。 而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武”,则是包括了“兵器”和“武术”两个意思了。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解上的偏差呢? 这得从我们现代汉字所采用的偏旁部首来解释了。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在分析古字的来源时,采用拆分法来还原造字时的本意,这确实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 我们说,“林”就是“双木”的组合,这就是把造字时两棵树的意象给去掉了 其实,这样是不准确的,它只是保留了树木最外围的那一圈线条 “林”最初其实是下面这样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古文字是某个事物的原型的话,那它的形体一定是最接近该事物本身的一个状态。
其次,如果我们将上面提到的那些古文字里的“戈”旁去掉,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惊人的事实——“戈”只是一个符号罢了,并不表示任何一种具体的武器。 从上面的图就能看出来,“戈”只是个带一点弧度的十字线,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条线段,但绝不能认为它就是一把斧子或者戈之类的具体武器的形状啊。
既然不是武器,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甲骨文中“天”字的雏形: 上图中黑色部分的形状,其实就是天空被划开后的样子嘛~因此,当金文把这两个字形放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把它们理解为同一类事物啦~~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个组合体: 所以说,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武”字,是由“止+戈”两个字符组成的,其中“止”表示停止,“戈”则代表兵器,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停止动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平”。
至于“武力”“武功”“文人墨客”这些词怎么来的,就不在这里多聊了吧~总之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武”这个词的不同理解而衍生出来的词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