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的五行怎么查?

康中顺康中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月份跟五行有什么关系呢? 先看看古代怎么定的月建和地支对应的五行。 子月(十一月)对应的水,丑月(腊月)对应的土,寅月(正月)对应木,卯月(二月)对应的木,辰月(三月)对应的土,巳月(四月)对应的火,午月(五月)对应的火,未月(六月)对应的土,申月(七月)对应的金,酉月(八月)对应的金,戌月(九月)对应的土,亥月(十月)对应的水,子月(十一月)对应的土,丑月(腊月)对应的水……是不是很有规律?把月份分成十二部分,每部分一个地支,然后用五行生克制化来解释每个月的五行属性。这样每月的五行属什么就不用猜了,只要记着上表的属性和相对应的月份就行了。这是古人定月建和五行属性的基本思路。

现在再来看看农历的月份划分与五行属性之间的关系就明白了。农历的一个月与一个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阴阳变化,这种阳阴的变化在农历中叫做“朔望”。每个月最初的一两天,月亮由新月到初月逐渐变圆,此时太阳和月亮都位于地球的东侧;半个月后,月亮变得盈满,太阳和月亮位置都指向西方;再过半个月左右,月亮逐渐亏缺,又变成新月,这个过程就是朔望周期。 基于这种月相变化的周期性,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一种历法——农历。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月亮的位置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通过观察月亮的形状就能知道是哪天。比如初三晚上看到的月亮是弯形的,那就说明这一天是朔日,也就是农历一的初一日。十五看到月亮高悬,也就说明这一天是农历十三日。而每个月最后一天晚上所看到的月亮又是另一样形状,到了下个月初一的时候又会恢复成弯弯的月亮。用五行属性来表述各月的五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月的五行似乎都在变化。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月亮不管如何变动,总是有阴晴圆缺的,也就是总有“亏缺”的时候。古人之所以觉得月的五行总在变化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月相变化的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阴阳交替、消长、转化的过程。所以月相变化的一面就被他们固化了下来,当成每月固定的五行属性,而这种五行肯定是不能代表整个月亮的运行过程的。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待月球的运动就会发现每个农历月都有“望”(满月),“晦”(月初)和“弦”(月中),只不过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看到这些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有了一半黑暗,另一半明亮,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弦”;之后,明亮的半边慢慢变为暗色,整个月球就像是一个巨大弧形的镜子,这就是“晦”;再后来,暗色的边逐渐变为明亮,好像镜子又恢复了原样,只不过其中少了一边的亮光,这就是“望”。 “望”、“晦”、“弦”的循环往复正是阴阳交替的过程的体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