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为什么好骗?
自从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举办权后,“奥运经济”这四个字就频频出现在新闻版面,根据预测,2008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而间接经济带动更会超过万亿。我们不难想像,从2008年开始的短短一年之内,围绕着“奥运”产生的一个个经济现象将从不同角度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奥运”将成为这一年最热门,也是最璀璨的经济现象。
但不得不承认,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也同样有着令人难以恭维的国民素质。从去年底开始,北京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奥运闹剧”:奥运食品丑闻,奥运门票作弊,甚至今年7月,还有媒体披露北京部分摊贩将垃圾倒在护城河中以谋利,为了赚取暴利,摊主们竟将游客们扔掉的果皮、饮料瓶等垃圾捡上岸清洗后高价出售。这些“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让本来就人心惶惶的市民以及外国旅客更加抵制和愤怒。
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在“奥运”这个宏大的背景下,竞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成了骗子的对象。在北京体育大学体操学院院长叶正涛教授举报某国外政要儿子假冒运动员骗取国家培训费一案中,举报人不仅被被骗了近10万元,更严重的是这影响了祖国的未来,给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如果这一事实成立,那不仅是欺骗,更是一种犯罪。
不过,细想起来,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奇怪,也不属于特殊的案例。纵观历史,多少名人高官因为“贪”而落马,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且一旦有人“贪”就被揭露,揭露后就被谴责,谴责后就被惩罚,惩罚后就要坐牢,甚至剥夺终身政治权利,但“贪婪”这个恶魔依然存在,只是暂时蛰伏起来,伺机再犯。
曾几何时,“素质”这个字眼高高地挂在每个人嘴上,但实际行动却与之相去甚远,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在击剑和现代五项的成绩上遭到作弊的揭发,让国人脸上无光,有资格更有能力参加奥运会的竟不去参与,反倒让刚刚获得世界杯的俄罗斯选手抢先得利的情形让人深思。从种种表现来看,中国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高,否则也不会让外国选手屡屡捡便宜。
素质到底在哪儿?有人曾指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家族观念浓厚,虽然改革开放后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但在体育上国人的从众心理甚至赌性依然严重。尤其是在利益分配面前,不愿意努力而想在成功之后获得更多的利益是人类的天性。
确实,从国内体育比赛上可以发现,观众观看比赛的心境已不太一样了,已经不再单纯地为取得最好成绩而欢呼,为最精彩的表演而喝彩,而是为了“赌”,为了赢钱,为了利益。
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奥运经济的崛起”在短期内诱发了大量不理性的公众参与,让本来就鱼龙混杂的奥运会更增添了各种罪恶因素,这些因素的聚合,为骗子创造了绝佳的骗术实施环境。
所以,当奥运即将来到之际,国民素质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没有良好的国民素质作为基础,再怎么严格的奥运立法也难以抑制奥运盛会期间种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