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何时传入香港?
据说是49年,由来自泰国驻港武官带领一批泰国籍军人所传授的 不过当时在港人士对泰拳的认知程度不高,大多以“马来拳”称之(因为当时的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马来人普遍擅长泰拳和柔术,而华人更喜欢把泰拳称之为“马来拳”);加上当时香港的拳击运动发展得较为兴盛,因此大部分习者都以拳击的方式来练习泰拳。 直到60年代电影《鬼马双星》上映,其中一段双星(许冠文、许冠英)跟鬼王(李海生)对打泰拳的镜头引起大众对泰拳的注意,才开始有更多人学习。后来更因李小龙在港开武术馆教授“截拳道”,大量吸收咏春、太极等内家拳的技法融入泰拳之中,形成新的泰式综合格斗技能。 而真正使泰拳在香港走向巅峰的是1973年的“八极泰战”——由霍元甲弟子刘云樵率领一众中华武林高手(如万师爷及霍元甲弟子曹晏海等人)应约前往泰国与当地拳师交手,以扬中国功夫威名。而这场比赛中方最年轻的选手,便是刚刚从泰国回来的“拳王”邹忠新。 他当时年仅28岁,已在泰国学艺七年。这场比赛一经播出,令全港民众为之轰动,纷纷踊跃报名学习,使得当年的泰拳班热度爆棚。而邹忠新也因此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他开办的武术馆一时间门庭若市。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其他新兴项目的涌现,再加上90年代中期香港回归前夕暴乱频发,民生物资紧缺,民生凋敝,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学习费用高昂的泰拳自然无人问津,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最近几年才又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