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止血针有没有副作用?
首先,肯定会有一定的副反应发生。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止血药物可以分为:成分药(激素类药物)、生物制剂和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以及纤维蛋白溶解剂等。其中,激素类的药物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由于有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逐步被淘汰;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氨甲环酸、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等。尽管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但也有一定毒性和不良反应。 1.糖皮质激素类: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诱发或加重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高血糖、骨质疏松及股骨头坏死等。
2.凝血因子增强剂:主要包括冷沉淀、新鲜冷冻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主要通过增加体内凝血因子的浓度而起到促进凝血的作用,常见副作用为注射部位出血、血栓形成甚至死亡。
3.抗纤溶药:此类药物通过刺激纤维蛋白形成发挥作用,常见的药物有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双嘧达莫等,长期使用可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等过敏症状,大剂量服用还可出现颅内压升高、肝功能障碍等。
4.其他药物:除上述三类常用止血药外,还有少量的止血药物,包括纤维蛋白衍生物、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剂、环孢菌素A、阿昔洛韦及普罗碘胺等等,不同药物的性状和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区别。某些止血药可能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系统,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妊娠期应当注意禁用或者慎用。 总之,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关键在于把握“量”的问题,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务必遵医嘱,做到安全用药。当用药后出现明显的不适,也应及时告知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