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哪里梅花?
腊梅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俨然已成的精神指引,人们不仅欣赏她的内在之美,更赞赏她的坚强和傲霜斗雪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充实自身的内在气质.所以,每到冬天腊梅飘香的时候,我们总会邀约三五知己,结伴而行,一起去赏花.
西安的梅文化,可上溯到2500年前的周秦时期.那时的人就已经懂得欣赏梅花的形状和香味.《梅花笺》中有“梅,古之王者”之说,把梅的地位拟人化.而且,从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饮”和“餐”字,也可看出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西安的梅文化,从东晋时期开始繁荣.东晋名将陶渊明写下了“幽植众无非,芬芳惟腊梅”的诗句.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西晋时有名士索靖看到桃竹“枝干拳曲,有仙灵之感”,便命名曰“梅山”,遂在梅树下游居十年,死后就葬于梅山脚下.
唐代西安著名的终南山流莺山庄的梅更盛.诗人胡俨任长安县令时,在其《题终南翠微寺》诗中有“梅惊早春信,梅破瑞雪香”之句.还有诗曰:“柳色黄时雁乍归,桃花满月鲤盈池,殷勤春色三春尽,几日垂杨绿满枝。”这说明当时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很悠久的种植和赏梅的历史.流莺山庄后来迁往骊山,改名叫“种梅山谷”,意思是把这里当作花圃种植梅花,每年春天举办梅花盛会,四处飘香,远近闻名.
到了武周时代的长安城,在梅花诗中,“忽见”、“偶逢”、“惊逢”、“谩折”、“戏拈”等多个词语表明,当时赏梅并不慎重,不是节日祭品,也不是君子可比,是一种日常游戏娱乐活动,如“戏折青檀忽遇春,游蜂绕舍勿惊神”,“共见寒梅慰客心,不知春色忽满林”,“偶逢小道初疑梦,忽见清香岂避人”等.这里的“惊”、“慰”、“岂”等都写出了当时那种不慎重、任意玩乐的心态.这种心态,与今天人们赏梅的心态有很大的区别.唐代诗人谭侃的《灞上梅》:“含花笑日艳昭仪,不肯幽栖落蜡衣,啼鸟惊欢春色尽,绿苔清晓画红枝”,是赏梅情绪的高潮或顶峰,也是作者借咏梅发泄内心苦闷的一种表现.当然,谭侃本身也不是以咏梅知名.
宋代诗人林逋,在杭州西湖边住了很多年,以养鹤、爱梅、吟梅为乐事.有人赞他“梅妻鹤子”.林逋有《山园小梅》诗两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霜禽欲下先偷眼,草虫夜深呜露寒,不是飘香无色好,清明时节雨纷纷”,前一首赞美梅花,后一首讽刺梅花的淡淡香气中有隐隐飘零之态,且其神韵有如人影翩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