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有没有深圳?
“深圳”之名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因年献宝于京,故赐名“深圳”,意为“深港之间之地” 清朝初年,“深圳”之名正式列入官方地图。雍正时编修的《广东通志》已有 “深圳县” 的记载。 “深圳”地名沿用至今,而“新安县”则被改名为“深圳市”。 然而,在明朝中叶到清中期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深圳”“新安县”或“宝安”并非指代同一个地方!
明朝中叶,“宝安”隶属于广州府海宁县,县治设在东莞堡(位于今东莞市南部);而“深圳”则是属于东莞堡下的一个乡村名称,相当于今天乡镇一级的行政单位。 由于深圳离海很近,明万历元年(1573年)在此地设新安县,作为东莞县的附邑,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深圳市西南部和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区。此后数百年间,“宝安”一直是广州府下属的一个县,而“深圳”则一直是属于新安县的一部分。
直到清末民初,情况才开始发生变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沿海的宁波、厦门、广州等港口,并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居住和经商。随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在中国沿海和内河掠夺土地,设立租界。 在这种背景下,光绪十五年(1889年),粤海关监督文瀚将原属新安县辖下的“上沙村”割出,设立新衙门,称“南头营”,作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同时负责征收关税。
因“南头营”地处旧新安县城南郊,又被称为“南头局”或“南关外”。随着外国侨民的到来以及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当地洋风日盛。南头地区逐渐出现了英式花园、教会学校、西医院、洋行等地标性建筑。 与此同时,“深圳”这个名字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据民国时期学者罗香林所著《香港岭南世家考》载,早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美国驻粤领事纪利仕(A.M.Gillespie)给美国总统的奏文中已经提到了“ShenZhen”这个地名。
至同治年间,法国传教士伯努瓦·雷穆里埃(Benoît Lemoine)在绘制广东沿海地形图时,也使用“Shen Zhen”来称呼该地。 那么,“深圳”究竟得名于何地呢?相传是因为当地有深潭,所以得“深圳”之名。但此“潭”非彼“潭”,这里的“潭”即海湾。
19世纪末香港画家的描绘,可见当时南头湾一带已遍布渔民村落。 对此,当地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明代时,深圳以南的海面上有一小岛,岛上有一座道观,供海上船只避风停靠时使用。因其处属南海神乡,故名“南海澳”。而这一带海岸线曲折多湾,因此又有“南海曲”之称。清人屈大均著述的地理书《广东新语》中就有记录:“(南头)海中有大鹏山,上有大鹏寺。自澳门而东,曰南海曲,一曰南海澳。”“深”的意思就是“南海之底”,而“圳”字本为田畔之意,引申为陆地上的河流沟壑。所以把“南头”与“南山”相连,合在一起就成了“深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