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借鉴雇员持股?

项艳金项艳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员工持股计划(ESOP)不是舶来品,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员工持股这一说法; 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大公司里是没有职工代表的,所谓“股东代表”,就是律师和会计师之类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代表所有股东(包括职工股东)的利益。

当时也没有现在这样的“股权激励”制度,企业通过分红的形式让股东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这就是最早的“薪酬”。当然,公司的普通股是存在升值可能性的:只要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股票价格就会稳步提高,股东的财富就会增加。作为股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到鼓舞——这也是最初的“激励”。 但到了1957年以后,美国的经济出现了滞涨,股价长期低迷,分红也不再令人向往,这时所谓的“薪酬”(salary)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渴求了--他们希望用另一种形式(stock option)分享企业的收益。于是,一种全新的分配方式诞生了——“绩效工资”(Performance pay)或称“奖金”(bonus),它的基础是企业绩效(performance)而不是员工的个人付出。

2、中国的历史比美国更为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禄”的概念,但那时指的是官员的薪俸,到汉代才普及到士兵。后来的“工资”这个词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初,参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了国有制、计划经济体系,企业不再拥有自主权,作为“准行政机关”的企业没有“薪酬”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地位发生变化,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它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问题,这时“薪酬”的概念正式引入企业。然而,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却是照搬了苏联的那一套,直到现在还没能彻底解决劳动力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劳动力的价格的形成机制并不完善,导致低工资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它不需要像西方国家那样支付很高的劳动力成本。在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下,“股权激励”这种形式注定难以推行——即便推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们目前的改革重点就应该在于理顺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这一方面。

蒯俞蘧蒯俞蘧优质答主

中国可以通过观察和借鉴外国的雇员持股制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雇员持股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中国,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借鉴:

1. 制定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实施雇员持股计划,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降低股权交易的手续费等。

2. 适度引进: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可以适度引入雇员持股制度,试行员工持股计划,以试行成果为基础,逐步完善和改进。

3.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与雇员持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雇员持股的操作规程、股权分配、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规范,以保证雇员持股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4.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雇员持股,形成一种长期激励,使员工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益。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的言行与股东利益一致。

5. 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持股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雇员持股计划。

6. 保护员工利益:在推行雇员持股时,要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防止股权被少数管理层人员垄断,保证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总之,中国在借鉴雇员持股制度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调整,以实现股权激励的最佳效果,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员工满意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