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有哪些景点?
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或“贵”。位于贵州省中部,东与铜仁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隔江相望;南邻安顺市、毕节市;西连六盘水市;北界遵义市。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405万(不含贵安新区) 。辖6个区、3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被誉为祖国西南的一颗明珠。贵阳地处黔中山地丘陵地带中部,是云贵高原的主要枢纽,素有“高原明珠”之美誉 ,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组合城市[7]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部低,地貌可归纳为:山地、丘陵、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全市海拔最高点为乌蒙山脉主峰韭菜坪(2900.3米),最低点花溪河入清江处(1086.5米)。贵阳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年平均15.3℃(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3.2℃),年均日照时数1172.5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70天。 风景名胜有青岩古镇景区、红枫湖风景区、花溪公园等,其中青岩古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截至2018年末,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云岩区林城东路8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人杰地灵,山水相映”的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就坐落在市区内。市内有着世界最高的建筑——中国贵阳白云机场塔楼。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贵阳 在贵州的历史上,贵阳曾有过许多名称:秦汉以前,称"且(又音居)夷";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武县;东汉兴平元年改置牂牁郡且兰县;隋开皇十年置郎州;唐贞观十一年更名贵阳;宋大中祥符五年以"贵人多宜土"而得别称;"贵州"之名始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设置贵州宣慰司;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91年)"改土归流",始设贵州省,取"贵人多的意思",贵阳成为全省的首府。
一、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贵阳文物古迹众多,现存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4处:青岩古建筑群、息烽集中营旧址、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另有众多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古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1、贵阳文物建筑之代表--文昌阁 贵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5年),清顺治年间毁于火,后又经多次重修,现仍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楼阁原在城南,即今文昌南路附近,因其建在城中最高处而又称为“贵阳楼”,故又名“南楼”,因濒临南明河,故又称“南溟楼”。据说古时的文人墨客常至此赋诗作文,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现在,该阁仅存台基部分。
2、明代藩王墓——昭化寺、永顺王奢星墓 昭化寺位于贵阳市西北约十五公里处花溪区石板寨村边,系明穆宗朱载后第三子庄敬太子之子惠宪王朱翊镠及其王妃李氏之合葬墓。此寺建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占地面积近七百余平方米。其规模较宏广,布局亦较严谨,寺内有天王殿、配殿、享堂、碑碣等建筑。昭化寺坐北向南,中轴线上由前至后依次为照壁、月门、山门、享堂、大殿五重建筑。左右两翼自山门起分列配殿、耳房、厢房数十间,形成大小院落多处。整个建筑均以砖石砌筑而成,虽年代久远,但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结构比较完整,特别是那些精美的石雕、木雕,堪称艺术珍品。昭化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较为完整的明代藩封陵园建筑实例之一,对研究我国明代墓葬制度和建筑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永顺王墓也在花溪区石板村,距惠宪王墓约二里路,该处墓地有一小山丘,山上建有一座寺院,即永顺王奢星墓,现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庙宇坐北朝南,前有山门,进山门即是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殿内有塑像,有楹联,对联曰:“世袭恩荣承祖德,封疆福庇荷天家”。据《明史》记载,奢星,字用成,宣宗皇帝第十五子,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受封为王,次年就国贵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卒谥恭僖。此墓于1990年和昭化寺一齐维修过。
3、贵州第一状元府第——青岩刘氏庄园 刘氏家族是清代由江西迁来的,到刘显潜这一辈已是第十二代了。他生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死于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过几年书便在家务农,后来靠贩运食盐发了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中举人,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中进士。刘显潜为人耿直,办事认真,为官清廉,颇有政声,曾历任工部主事、员外郎等职。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不已。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刘显潜见清王朝气数已尽,便在1924年的农历四月辞官回家,从此过起了寓居乡野的生活。 刘显潜故居坐落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南街69号。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两层木结构的四合院楼房,占地一千余平方米。院墙用石灰刷白,显得既肃穆又有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