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属五行属什么?
五行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原是古代中国哲学论说的重要概念,但到了现代已经被还原为一种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和一套占卜算卦体系了。 古人将世界万物按照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的特性进行归类描述(其实还有空,但是与土的关系密切而常相提并论),用以解释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规律。
比如说“金”的特性就是坚、刚;“水”的特性就是流、润;“火”的特性就是炎、烈等等。这些特性可以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触觉上的甚至是心理上的感受都可以归入其中。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是这样的---土生金——金属矿藏一般沉积于地表,因为土能生万物所以可以生出金来。金生水————金属的熔炼需要火的加热才能完成,并且冷却之后会变成液体所以说是金生水。水生木 ——— 水是植物的养分来源之一,水灌溉树木可以使树木茁壮生长。木生火———木头可以燃烧产生火焰,即木生火。火又生土一一火焰可以焚化土壤中的金属使其变成金属液进而成为金属块,因此火生土。而土又能生成树木所需的养分,即所谓土复生木。在木、火、土、金的顺序中有一种说法是“先木后金”的说法。
那么清朝五行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因为满语中没有汉语里的五行二字,所以他们也就用汉语里的其它同义词来代替。根据记载,他们常用的词汇有四个:tamga(金),sangya(银),hala(土/地),bira(水)。
另外,因为满洲人信奉萨满教,所以在他们的文化思想中还经常用到另一个汉字词汇“气”,不过他们用的是其本民族的语言,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大致相当于道教所说的“炁”或佛教说的“风”。 所以从以上看,清朝五行属金、属水、属土、属木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果硬要按五行生克理论来说的话,可能比较复杂。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黄帝内经》上说的话:“此天地之精也,布散精而为五行……”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宇宙中存在着某种无形无质的能量体,这种无形的气体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形成了天地的各种物质。由于这句话没有明确说明这个“精”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它是什么,既然它是由五行构成的,那它应该就是由不同量级的五行组成的大五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