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字五行属什么?
古书上指“宗庙之主”,可以统御万民,所以又有“主”的意思。此外还有“福”和“众”等意思。如“庶民”指“百姓”、“庶几”指“差不多”、“庶竭驽钝”指“希望自己能够竭尽全力”、“庶或”指“或许、尚且”、“庶政”指“众多政务”、“庶绩”指“种种功绩”、“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暨,来假,来献,威邹咸服”的意思是说,京城方圆千里都是周王百姓居住的地方,扩大周朝的疆域包括了四海,四海的人民都来朝见,贡献方物,都顺服于武王的威德。
“文王既勤止,大假有赫,维民所尽”的意思是说,文王已经尽心尽力来创建周朝的功绩,有显耀盛大的贡献,都是百姓尽力完成的(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之意,这可能是姬昌商纣王时被囚禁在羑里时思考明白的)。这里所讲的“维民”、“庶民”、“威邹”就是指万民、百姓;“维民所尽”就是说凭藉众多民众的智慧和力量。文王之所以能克商建周和治理好天下,这都是凭籍众多臣民的智慧和力量。
姬昌为了申明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周易》“彖”和“象”中多次申诫后世子孙:“上天没有固定的亲侯,只有给有德行的人以帮助;百姓没有固定的爱好, 只是怀着爱德的心”(皇天无亲,助且德;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所以,周王室历代君王能够谨遵姬昌的教诲,所以能“亲民、安民和保民”,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