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什么字?
“五行”之说,本于古代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五行说最早以“五行”为一书名。 至秦汉时盛行“五行相胜”或称“五行相生”、“五行相犯”的观念。所谓“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而“五行相生”则是木生土、土生湿、湿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至于“五行的相犯”则有子卯为盗贼、寅申巳亥为小疾、辰戌丑未为人病。另外,还有“五行相生”及“五行相胜”(亦作“相害”)的说法:
1.“五行相生”:
①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燧取火等。
②火生土者,火烧腐,土蕴藏其中。
③土生金者,金需藏在石里,采金石可得黄金。
④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流而为水矣。
⑤水生木者,因水长生则浸润而生木也。
2. “五行相胜”:又称"五行相侮"、"五行相害"(与相乘相反)。指五行间的相生或相克关系遭到破坏,即所谓的"反克"现象。如:木侮金(金遭木摧,故曰相侮);水克火,但火炎上,可越灭越旺,水不能制(火),反而使火更旺,所以说水火相悔(亦称 "相害").此乃五行所忌之祸端。
3.五行的方位:
东木西金 南火北水 中央属土 五季的方位:春季属木在东方;夏季属火在南方;秋季属金在西方;冬季属水在北方;四季末属土居中间,四方皆有,所以又分别称之为四隅土:东南隅是艮卦,属土西南隅是坤卦,也是土位西北角是乾卦,也还是土位置东北方是震卦,也是土位 四时的方位:春季属木在东,夏季属火在南秋属金在西冬属水在北
4.干支纪年的由来: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计算时间。但是由于月亮的运动并不规律,故而用这样的方法计日就不太方便了,于是古人就按照太阳的运行将一年分为十二个部分,即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并将这十二个部分循环往复地使用以记年;同时为了便于计算,又将天干与之配合使用,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相配,组合成六十组干支用来纪年;每六年一个周期称为一甲子。这样,古人就将太阳周年运动与月亮周期运动的二者结合起来,既方便又准确地计算了一年的时间了。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不是固定的,因此每一周期所用的时间也不同,当为三十余天时,被叫做“阳年”,当为二十九天左右时被称为“阴年”。如果公元二○一二年时正好遇上阴年且又是冬至节气那天,那就是六十年甲子中的最后一个庚子年,也就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之时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啦~ 古人是多么聪明啊!他们不仅发明出二十四节气来指导生产劳动而且还将天文与历法结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