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中解薄为“韭也”,段玉裁注曰:“此谓未厚之称。凡物之初生谓之‘薄’者,皆谓其初生之形若韭然也。”故薄与韭、草等义相关联。
《广韵·霍部》:“薄,草木初生可食者。引申之为浅薄、迫近也。”由此而引申出薄情、薄弱之意;又因事物始生的特点,进而引申出轻微、不足、不深厚的意思。 因此,单就其本义而言,薄字的五行属性为木无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古人对五行的归属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从古文字的角度来具体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汉字的结构特征 在汉字产生发展过程中,造字法经历了一个从象形到表意再到表音的过程,其中,象形和指事是表意的两种基本手段和方法。所谓象形就是模仿对象的形态构造来表示词的意义;所谓指事则是利用符号或图形来标示抽象的语意概念。但这两种方法都只是提供了造字的思路,在具体的造字实践中还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来进行加工改造。
1.加偏旁构成新字 举例:如以人旁加竹而成“矮”字(下图),通过添加偏旁的方式将“人”的形体简化成“竹”的形态。实际上这种省略是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了象形的方法,只不过这种像不像的问题并不影响到造字者的本意。
2.省笔 举例:“日”“月”二字,甲骨文中皆为图画形象(如下图),金文时则发展为简化的字形,到了小篆阶段则完全变成了简单的笔画符号,这一过程即是省笔的过程。
二、薄字的归属分析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省去了部分的笔画,所以有些字形的五行属性会发生变化,例如上文提到的“矮”“月”两字,当它们成为笔画符号之后便不再属于木行,而是归属于水行了。
同样,薄属木的这一结论也是基于其最原始的形象而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外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加之不同人在造字时会带入不同的情感因素,导致其外形的五行属性发生了变化,也就造成了后人对其五行属性的模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