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偏远别墅怎么供电?
因为对当地不熟,所以简单用谷歌地图找了一下,从地图上看,这个“遥远”的住处距离最近的人类聚居地(一个小镇)大概12-14公里,而电力管线通常是沿着公路铺设的,于是我们开车沿着马路走了一段,果然在离住处大约7-8公里处看到路边有个大型的发电站,正在冒烟…… 接着我们又开了一个多小时,在一个拐角处看到了另一个较小的发电站,这应该是为了满足附近居民和农场用电需要设立的。这两个发电站估计功率不小,但从远处看还比较模糊,判断不出来究竟有多大。
为了了解这附近的电网是如何安排的,我又打开了中国驻新和大使馆官网。在新西兰,不管电力的供应方是谁,电网的建设与维护都是由国家电力公司(NZ Power)负责。在大使馆网页上的“新闻动态”栏目中,有一条新闻标题是《国家电力公司完成塔拉纳基地震后恢复工作》,点进去之后看到,2016年3月发生在坎特伯雷地区7.5级大地震后,这些位于偏僻地区的发电站受到了严重破坏,需要重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这些设施在2018年年中恢复了运转。 从地图上看,这两个发电站之间相隔不远,但是根据大使馆的报道,两个电站似乎由两条线路连接。也就是说,如果一条线路发生断电,可以通过另一条线路来保证供电。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可以避免单点故障带来的损失。不过缺点就是提高了运维成本(包括备品配件、人员安排等)以及增加了污染排放。
从网上资料来看,这类基于传统的燃煤/燃油发电站的环保设备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开发,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在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等方面似乎还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还没有形成大规模推广的能力。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的平价上网以及储能技术的突破,这种传统型的发电站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逐渐被淘汰。
1、太阳能发电
新西兰虽然日照不算特别充足,但是对于太阳能发电来说还是足够的。通过光伏发电,在日照充足的白天将电能发电并储备在蓄电池中以备阴天和夜晚使用。太阳发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发电形式,在新西兰的利用率也很高。
太阳能发电是完全清洁无污染的发电形式,没有机械装置,故障率低,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跟降水分布不一致,而是和太阳辐射量更为接近。日照比较好的地区位于北岛的北部和南岛的西部地区(Kaikoura-Maruia-Wanaka),以及远离极地和赤道的中纬度区域。
2、风力发电
风能资源遍布新西兰,是新西兰利用相当广泛的清洁能源。风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跟太阳能一样,风力发电也是清洁无污染,运行维护方便,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不够稳定,存在昼夜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而且对于发电能力的大小影响因素较多,有空旷程度、风速、海拔高度、风力发电机尺寸等,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单独使用风力发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跟太阳能发电组合使用能很好互补。
3、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一般适用于有小溪流经过的地形,并且地势有落差。水力发电一般利用拦坝将水蓄起来推动水轮机发电。水力发电受制于环境因素比较明显,没有水资源流经或者地势平坦地区都不合适。水力发电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发电成本最低。如果地方有适合修建小水电站的地理环境,水力发电的优先级可以提到前面。
4、沼气发电
如果居住地有农场,牛羊等牲口多,可以利用牲口的粪便(人畜尿都可以),再加一些杂草,树叶,秸秆等,放进沼气池泡一段时间,然后利用高浓度沼气就可以发电(农村也叫沼气灯)。一般沼气发电站容量为几千千瓦以下,特别适用于农场型,离其他电源较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