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务状况如何?

益枫惠益枫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企业的经营是个动态的过程,有进有出,有盈有亏,而衡量其是否健康、安全的标志就在于其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上。所谓合理“平衡点”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后的结余,既不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的差,也不等于收入加上成本费用的和不加任何修饰的“数字游戏”,而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支出做合理性分配以后的结果,它是反映企业资金管理效益和水平的最真实的指标。

如果这个比例出现了异常,或者收不抵支使得企业负债,或者支不抵收使企业资产流失,那么企业就陷入了财务危机或债务危机之中。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市场变化、生产经营问题或者是决策失误等等,但不管怎么样,这些危机的出现都有一个相同的表象——收支不平衡或者收支大于零而不积累。所以,要摆脱这种困境的关键也在于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 通常来说,企业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 入不敷出,利润为负值 如果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即使可以卖出但是成本大于售价,就会发生收入不足以支付成本费用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亏损,在会计上是作为当期费用计入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变慢,甚至可能造成现金流不足而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转。

2. 先收后支,提前“花钱” 如果企业在某项活动中尚未取得相关款项就已经先行支付了费用,就会产生应收款项低于应付款项的情况,此时虽然账面上是盈利的,但实际上企业的现金并没有增加,反而比平时减少,这种先收后支的现象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融资,即通过债权人的贷款先把钱花出去,然后拿着借款单去银行兑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尽快把拖欠的款项如数追回,否则,除了需要归还对方本金外,还要赔偿对方的利息损失。

3. 先支后收,透支经营 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先买了原材料,预付了货款,生产出来后却没有卖出去,就会造成应收款项高于应付款项的情况。这种情况类似于银行先贷款给企业,企业再用贷到的款项去买东西,这种情况下企业实际上是在透支经营,一旦销售不能达到预期规模,不仅无法收回垫支的款项,还需额外支付银行的利息。

候茜桐候茜桐优质答主

企业债务状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1、企业的负债构成,主要审查带息负债、无息负债的情况,如银行贷款、应付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特别是“其他应付款”,应当逐笔审查借款的来源、利率、期限、是否履行了合法程序等情况。有的民营企业为了隐瞒负债,将向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借款,计入“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或者“库存现金”等科目,应当根据关联方调查情况对相关账户进行核查,将企业实际的负债调增。

2、企业的或有负债,主要审查潜在的法律风险和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担保。对于法律诉讼事项,应当审查诉讼的最新进展、败诉的可能性、赔偿或者补偿金额的估计,对可能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应当调增企业的负债。

对于对外担保,应当区分被担保企业经营是否正常、担保物是否被法院冻结或者已经拍卖、担保主债务是否已经到期等情况,对尚未履行的担保义务应当调增企业的负债,对企业实际承担担保责任的可能性和损失可能性进行评价。

3、企业或有收益。如诉讼中可能获得的赔偿、尚未处理完成的保险理赔、尚未实现的资产置换收益或者处置收益等,虽然属于潜在的净收益,但是因为没有实际为企业所有和支配,一般也应当视同负债予以调增,如未来实际收益大于预计收益,则应当调整评估结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