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小学指什么?

汤六福汤六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小学,在古代,指官办的学校;在现代,指初等教育。两者含义不同,来源也有差别。 古代“小学”一词,《礼记·曲礼下》有记载:“天子右掌,执璧,九卿朝天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注疏曰:“学,谓小学。”可见,最早之“小学”指的是天子办理政务的地方。天子要处理每天而来的大量奏章,为此设立了不同的部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用来分派处理。而学习也要分派任务给大臣们去做,因此这地方也被称为“小学”。当然,天子是要亲自学习、看书的,所以他不仅有专门的教室,还有藏书室。《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国保存有典籍三百多篇,这些书天子都要看,于是专门设立了“典学”官,负责校勘典籍。这种设置,被后世传承下来,成了皇家学府——“翰林院”的前身。

唐代时,国子监有了一个分支机构,叫做“崇文馆”,唐宪宗时,改名为“文渊阁”。作为国家藏书和修书的机构,它不仅是皇帝欣赏图书的地方,也是臣子们读书做研究的地方。宋代以后,文渊阁作为储书之地,被引入了宫城之中。明代时,在文渊阁之北建了一座小殿,称“内阁”。到了清代,由于满汉文化冲突,为了团结汉族知识分子,顺治帝特地允许汉官员上书房(原为满洲贵族学习之处)读书,后来干脆将其改为“上书房”。由此看来,古人所说的“小学”——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础教育”。至于天子的“大学”,则是指后来的京师同文馆等,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 有趣的是,既然“小学”就是民间教育,为什么天子还要设立这个名称呢?这是因为,周朝设立了“国学”,收徒讲学,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此学校受教,故称之为“小学”,以别于“国学”;而汉代设立的“太学”,虽然是朝廷办的,但入学必须有官府推荐,且学生本身必须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平民很难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故而被称为“大学”。此后历代都沿袭了这个制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