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走乌飞代表什么生肖?
“兔走乌飞”中“兔”和“乌”指的是十二生肖中的子鼠和丑牛,也代表了阴和阳、黑暗与光明、开始与终结等。 古代天文学研究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每年三月份(春分以后)夜晚12点(子时)的时候,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离太阳最近的一点,这一天就是冬至。冬至之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到了农历二月十六日(卯时),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的时间又回到了零点,这一天的到来被古人视为春天的开始。 为了区分时间间隔是否跨越了一个太阳年(365.2422日),古人以午夜(子时)为起点,将每一个时间点与午夜相比较,判断它距离午夜的时间长度(不足午夜时长的一半用“余”表示)。不足半夜一半时间的,记作“初x”;超过半小时的,记作“x初”或“初x”;正好满半个小时的,记作“中x”。这样,每天二十四小时就被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一时段对应一个汉字符号。
《礼记·月令》中有一张著名的古代日历——颛顼历,它把每个月都分成了二十节气和十二中气。其中,立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即为雨水,时间大约处于农历正月(寅月)初六至十二之间。而立春之前的最后一个节气为大寒,时间是农历十二月(丑月)末。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寒之日,太阳运行至黄经309°,雨水之时,太阳行至黄经317°。 古人发现,月亮圆缺变化有规律,每十四天为一周期,称为朔望月。农历每月初一,月亮位于太阳的正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朔”,这一天月亮最暗,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十五左右,月亮的“弦”(月出方向与落下的方向成一条直线)达到最大,这时月亮最亮;廿二左右,月亮“晦”(完全看不到月亮)。 月亮周而复始地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同时也围绕着太阳运转,这样就使得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每当新月之初,太阳和月亮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如果恰好出现一颗新星,就能观察到“兔走乌飞”的天象。
事实上,只要条件合适,这种天象会频繁出现于农历每月初一。不过有人对此持有异议,认为只有在立春前后,这种现象才属于正常。其实,“兔走乌飞”只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方式而已,没有必要把它等同于哪个特定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