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几号地铁?

富伟韦富伟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去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大型主题活动,今天又看到这个问题——我前几天还担心过,会不会因为这次活动引起大家对非遗的关注和兴趣呢…… 先上答案:经向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了解,目前地铁规划方案中并无“非遗”站。不过,大家可以在下面这条地铁线的两个站名中猜一猜咯~

最近关于非遗的话题真是特别多呢!除了昨天那波宣传(←点击了解详情),之前还有一档央视的节目《挑战不可能》,节目中,一位成都大妈凭借对四川各地特产以及方言的惊人记忆获得了节目冠军,而她的这些独特技能正是由传承了20余代的家乡非遗项目“川剧变脸与吐火”所赐予的。这档节目也迅速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

提到这个话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工作室的一位同学。他从小在蜀锦之乡、织金锦地——四川成都的金堂县长大。这里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堂竹木器制作技艺”。虽然他本人对这两项非遗都毫无兴趣,但我可以想象,如果在他的生活中有亲人的陪伴和引导的话,或许他会爱上它们的。只可惜……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跟着爷爷在老家读小学,因此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而正因为他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了“文革”时期,许多传统文化都被禁止传播和发展。所以,尽管他生长在“非遗”氛围里,却对这一切毫无感知。直到他考到北京,进入我所在的学校学习,才有机会接触到“川剧”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虽然他对这门艺术完全没有兴趣,但毕竟有了认识的机会。让他感到惊奇的是,他竟然发现,在他小的时候常听大人说的“变脸”,居然真的存在并成为一门艺术!这也使他对于自己的家乡产生了新的尊重和敬意。

从这位同学身上,我想到了一句话——“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我们既要对非遗保持一颗尊敬之心,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它们;同时,也不要忘记了,现在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是前人历经沧桑努力奋斗才为我们创造的今天的成果。 正如邓颖超同志曾说:“我们要把祖国的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但是,应该让现代的青年都去学那些遗产吗?我看不一定。因为我们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地发展文化科学事业,而不是要回去搞那种小生产的形式主义。” 对于非遗,我们应该珍惜、保护、弘扬,但更要“取之有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