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五行属于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很想知道答案! 我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两个方面:
1)中国五行的相生相克到底适用于哪方面? 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先民总结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是适用于自然界、还是仅仅适用于人类社会?如果是自然界的规律,那么自然界的规律是否一定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或物质呢?
2)半导体行业到底是属于“木火土金水”中的哪个或者哪几个属性呢?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分阴阳,阴阳生万物”(《黄帝内经·素问》);现代科学也证明地球上的生物大都是雌雄同体的(鱼和虾有雌雄之分,而鸟类全是雌雄异型)。阴阳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而五行之中的金木水火土,实际上也是阴阳两类物质的象征,或者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所以如果按照阴阳来划分的话,那么应该把金属性和硅属性归为阳,把碳属性和氧属性归为阴。而半导体行业的特性恰恰是由其组成元素决定的,所以应该是符合阴阳之分的!这样划分的话,似乎也解释得通为什么计算机(CPU)是“土”了:计算机芯片主要是由硅氧化物(SiO2)制成的,而土壤最主要也是由硅氧化物(含水量大点而已)组成的。 而电子器件中用到的一些金属,比如铜铝等,则是属于阴阳都具备的混合性质的元素,在器件中起到连接的作用,因此可以看成阴阳之间的桥梁。
但如果按照阴阳来分的话,问题又来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史说明(纯)氧化物的晶体管(TFT/LCD)是晚于(混)酸盐的晶体管(CTA)出现的。也就是说(纯)氧化物半导体的出现要晚于(混)酸盐半导体,而按题主的归类,前者理应归属于后者。这看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但事实上并不矛盾。
这是因为当一种材料在某个领域取代另一种材料的时候,这种材料的应用必然最先进入那个领域的上层建筑,成为该领域的高端产品,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底层群众中普及。(混)酸盐晶体的晶体管就是这样,首先在高精尖的集成电路领域实现了商业化,但价格昂贵,而(纯)氧化物的晶体管的性能虽不如(混)酸盐,但却在低端显示领域迅速普及。所以说两者的出现先后并没有影响它们的阴阳归属。 但如果从历史的演化来看,确实可以看到半导体元器件由阳转阴再返阳的过程。例如,最早的晶体管是锗晶体管,是用锗做成的具有阳极-阴极结构的二极管,但后来发展的IC用硅做原料,而做成的CMOS电路是采用阴阳两极的全有结构。这说明半导体的进化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像生物一样在不断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