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五行属火什么?
这个五行生克的学问,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较为抽象的内容之一,学习的时候需要注意与临床相联系,不能孤立的理解。 所谓五行相生,即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这一关系中,具有“滋养”“母义”。而相克则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在此关系中,有着“控制”“战胜”之意。
水果之“果”即是有形的物质,这些有形的物质在体内的生化过程中,确实是在五行相生相克中进行的。如水果中的蛋白质类食物,经过消化液的分解,最后形成氨基酸小片段,这是木(肝)之疏泄功能完成的过程;而这部分氨基酸经过体内各种酶的作用,重新组合成各种营养物质,提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这即是火(心)功能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形的生化过程,也是中医所讲的“食积”“食滞”的形成机制。
另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等,这些营养成分属于“维生素族”,在中医理论中,这类营养素的获取主要依赖于“脾胃”的功能,从饮食营养摄入的角度讲,只要保证均衡饮食,不挑食,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过度补充维生素C,则会出现胃酸减少、乏力、虚弱、恶心等症状,这就是“过犹不及”的理论体现。而从中医属性来讲,维生素族属阴,因此脾胃虚弱者(容易腹泻、腹胀)应少吃含维生素高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水,水果属于碳水化合物类的食品。在中医眼中,凡是能够供给人体热量并可以消化的物质,都被归属于“甘”的范畴,也就是说水果这一大类食品性味甘。
《黄帝内经》指出:“五味入口,各有所属。”即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味道,进入人体之后,分别有不同的归属。其中,酸味入肝经,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经,辛味入肺经,唯独甜味归脾经。从食疗养生的角度讲,多吃甜食没有错。但这里所说的甜,指的是广义上的甜,并非特指糖果之类的零食。正确食用水果,对健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