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子是什么意思?
古代人把一辈子分成12个阶段,叫作“十二辰”或“十二月令”,用这12个字来象征一年中的12个月,每个季节3个月,每月5天(农历),一天晚上12个时辰(现在24小时制中的一天)。这12个字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象征正月和十一月; “丑”象征二月和十二月; “寅”象征三月和正月;以此类推。 这6个字各自象征两个月的时间,合起来就是一年的时间。 人们发现,用12个字做标记的话,全年就能分得十分清楚,做记录就容易多了!于是,这6个字就成了最初的纪年法,每年都要重新编排一次,以表示新的一年开始。 人们还发现有“五运六气”的说法,认为每一年都有一个主题,与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与六个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等相对应。 于是,这12个字又成了纪年和纪月的工具。每个月都分为上中下三旬。月初为“上旬”,月中为“中旬”,月尾为“下旬”。每天也划分成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占2个小时。这样,每一天都有了代号。
然而,这种记载方法太复杂了,使用不太方便。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制,规定阳历一月为“正月”,二月为“腊月”,剩下的11个月分别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称呼。这一天称作“初一”或者“朔日”。这样的月份名称延续至今。 同时,为了区别天天都有的“辰时”“午时”等等,人们给每月的前三天分别取了新的名字—— 上旬: 一候“惊蛰”,二候“春分”,三候“清明” 中旬: 一候“谷雨”,二候“小满”,三候“芒种” 下旬: 一候“夏至”,二候“小暑”,三候“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