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五行属什么?
1.杂是一个会意字,从“采”,与“采”有关的意思一般指五彩的丝帛之类;从“木”“林”“草”,表示树木、森林或者草木;“火”“日”“月”,表示火焰、日光和月亮;“金”“戈”“矢”,表示兵器或像兵器的东西如钟鼎等;“石”“寸”,主要表石头或者计量用的尺子(古代用玉石刻制计量尺度)。所以杂字的本义就是混合,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雜”(现在简化字统一为“杂”)。
2.上古时期把“杂”用来称说各种颜色:五色——青赤黄白黑(见于《周礼》),五彩——青黄红白黑(见于《尚书·益稷》)。战国以后,“五”不再特指五种色相,于是出现了“七色彩虹”等说法(参见“五”“七”条)。现代汉语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中的“五”“六”也失去了具体所指。
3.汉代以后出现“五音”的说法,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见《礼记·乐记》);宋代又出现了“七音”的说法:王圣美建立平上去入四声,加上元明之世的“中”,合为七音(关于中古音节的详细情况请参见“声调”一节)。元代郭居敬增为九音,明代朱棣编定《历代帝王经世口诀》定为十音,清代乾隆年间的戴震作《声韵谈》定为十一音,民国初年钱玄同主张十二音,但这一主张没有能够流行开来。现在的语音学通常以七个元音字母为代表,辅之以浊上归去(也就是将原来的浊上声字母gh改标为j,浊去声字母ph改标为k)。
4.古人用五行学说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规律,进而引申到对人的性格特征的解释,认为人的性格属性可以归属为五类:土形——敦厚诚实;木形——仁而好义;火形——礼而有节;金形——刚毅清明;水形——智而果断(以上属阴性质格) 。还有阳刚— —刚直雄健;阴柔——婉顺平和两个类别。
5.干支记日法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起来记日子,天干地支各有一二三四五行,这样每个自然年就可以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每节气15天)和七十二侯(每侯五天)。在农历中每一个月份都有“月中五行”——“月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每年初之一月开始循环往复,对应于“年中五行”——“时建”。子时午时在每旬的第9天,辰戌丑未四时在每旬的第10天,这样的安排正好符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