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什么什么明的成语?

公孙国曼公孙国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奉天承运;奉天承运一般用作诏书的抬头或诏书前奏章的首语,意谓帝王受命于天,代天巡狩,是治理天下的合法者,同时,也表示了皇帝行事遵循天道。这种说法源于战国时期的君权神授,西汉时,汉代董仲舒又将其系统化,遂成为历代帝王维持帝制合理性的法统,沿袭了两千余年,在中华帝国体系中,有至高无上的效力。它表明皇帝是被皇天上帝、祖宗所册封,即表明自己是受命于天。

在元明以前,"奉天承运"一般不用于诏书,而多用在"承制"的令中。因为,元明以前,皇帝所发命令文书有制书、诏书、册书、令等,种类繁多,行文风格各异。如制书"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敕书"。制书"其制,使者持节,册以锦囊加覆,以付所使,所使以闻";诏书"除大赦外,惟授有勋劳者以官爵及罪废黜大臣乃用,行文则称皇帝敕曰"。而令主要是指承制的令,是受皇帝旨意,"有所教命,承制施行,皆以令";册书是册封诸王贵族或外国首领之书,"皆择吉日,御正殿,召文武官陪位,书以朱记,函以银漆,遣使读册,乃密封以进"。。在行文上,这些制、诏、令亦有差别,除了其文体不同外,制、令的行文往往不用"诏曰",如《宋史·礼志》中记载,制书、册书、令等都只在行文中称"某皇帝制曰"、"皇帝告某官曰"等,而不用"诏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