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重庆有什么好玩的?

徐离昕然徐离昕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冬季的重庆虽然没有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更没有温暖宜人阳光普照的南国气候,它总是时阴时雨、时冷时暖,乍看似乎不那么讨人喜欢。不过,正由于有这冬暖夏热的特殊气候,自古就有“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三峡天下雄、重庆山水天下奇”的美誉。冬游重庆,尽可以徜徉在温暖的三峡平湖之间,漫步在高低错落的山水都市之中,欣赏那雾中城、湖上山、山中湖的特有风韵,领略那山城变江城、双城入三岛、两洞藏一坝的奇幻景观。

山城雾

重庆是一座被上帝遗忘的城市,它地处长江上游的深山峡谷之中,常年气温偏高,气候闷热,蒸发量大,地面水汽特别多,加之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两江环绕,细支港汊与溪河纵横交错,湿润空气不易扩散,极易发生雾害,被气象专家列为全国雾都之一。但冬日的重庆,由于雨少晴多、静风频率高,每因清晨地表辐射冷却或湿润空气侵入而经常酿成浓雾天气,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整个山城好像泡在牛奶瓶中。每当雾中漫步,只见眼前景物时隐时明,朦胧恍惚,如入仙境,只觉得雾气潮润之气萦回于发鬓之间,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这种浓雾,一般上午9时开始消散,中午前后“烟消云散”。雾后的山城又是另一番景象,湛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会使你心旷神怡。山城冬雾具有南国湿润和北国朦胧的特色,雾色时浓时淡、时聚时散,给山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有诗为证:“雾去非因雨,云来不送雷,露含疏影湿,寒带薄光回”的雾景诗,形象地描绘了山城雾的特有风采。

湖上山、水上城

三峡工程蓄水成功后,让游人感到格外新奇的是那平湖拥山、湖上见山、湖山一体的水文化景观。位于“一岛两湾”核心地段的南滨路一带,由于处在回水区,那嘉陵江汇入长江形成的“几”字形江湾中水位涨幅高达50米左右,整个滨江路一夜之间变成了滨湖路,从江南南滨路眺望江北北滨路,只见山峦起伏,犹如一座小岛。而江北洪崖洞一带由于水位上涨100多米,高峡出平湖造就了独特的江岸奇观,使这里成为“滨城入湖”、高居湖面的“巴渝新八景”之一的湖上新都。

两江盘绕的重庆过去多以山著称,如今却变成了江上湖中的“水上山城”,那“水上城”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大文豪郭沫若曾用“欲识江山秀,还须铁岸行;瞿塘天下险,满眼是升平”的诗句来赞美这神奇的高峡平湖和“水上城”。漫步湖上山和水上城,只见两江碧波与湖湾相映,大江巨沱如银河直泻山峡,那层层叠挂的巨大瀑布,如天落银河,银光闪闪,白浪滔滔,奔腾咆哮着倾泻而下,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大江环湖托城之奇观,给人以水天一色、天水相接的壮阔感、博大感,让人油然生出造化神奇、叹为观止之慨。

双城入三岛,两洞藏一坝

由于重庆长江以北的朝天门以东属于回水区,回水区水位上涨46米,造成江北下半城完全被淹,形成江中岛;原来江北区的北滨路成了湖中的滨湖路;江北盘溪一带成了湖滨半岛;渝中区朝天门码头变成江心岛,使“双城入三岛”成为一种现实。重庆长江以北的朝天门至江北之间的地下藏有直径30米、长度350米、高度7米,总容积达60万立方米的地下立交大动脉——“开闭口箱涵”,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下交通设施。“开闭口箱涵”工程位于朝天门长江滨江的低洼地带,由于该地海拔高度仅 160米左右,低于1954年长江出现的181.5米最高水位仅20余米,为保证交通畅通,将箱涵全部修在水底以下7米的岩层中,故成为“两洞藏一坝”的“奇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