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2018年几个春?

辛佳燕辛佳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4年至今,发生过6次“春节立春”在2月3日或4日的情况(也就是“立春”“大年初一”都在2月3日或者4日)。 这六次的年份分别是: 1954年、1983年、1995年、2007年、2014年、2018年。 其中,1954年的“立春”“春节”和1983年的“立春”发生在2月4日,其余都是2月3日。 而今年恰好又是“立春”在2月4日,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小问题来讨论: “春节”在2月3日还是2月4日,这个问题涉及节气改正时的闰月判定; “立春”是在2月3日还是在2月4日,这其实是一个时区的问题,也就是冬至点回归线时间问题。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一.关于“春节”是3日还是4日的判断依据 在我国古代采用传统记法“干支纪元”,每当天干地支一轮循环回到起点“甲子”之时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这种历法称为“公历年”,而现在的公历其实只是“公历年”的一种简化形式而已。这种“公历年”的日期是通过“置闰”来调整的,当出现上半年某个节气落在公历2月3日当天或者前一天的时候就要通过“置闰”调整过来。

而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的到来与春分和秋分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就是“芒种”和“霜降”。 这是因为我国古人把冬至分作“阳极”和“阴极”两部分,冬至后回到“阳极”的开始就是“惊蛰”,而“惊蛰”来临的当日或者前后往往就是“芒种”的到来之日。

同理,“霜降”的到来往往就在“寒露”之后的第18天,而这一天往往处于农历八月或者九月,因此就有了“八月桂花九月菊”的说法,而“十月霜打菊花开”则是指农历十月初秋霜降来临时菊花盛开。 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根据“朔望月”计算得来的,而“朔望月”有长有短,最短的是29天另13小时44分钟,最长的是30天又5小时零7分。

如果“立冬”出现在“小雪”之前并且“小寒”也在“大寒”之前,那么这一年就属于“闰月”之年了。此时由于月份偏移,冬至后第一个“清明”(即“谷雨”)的到来就会受到影响,需要等到次月的“芒种”之后才到来。而“谷雨”之后距离夏天的“夏至”还有段距离,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就称它为“延闰月”或者“补闰月”。

二.“立春”是在3日还是在4日 根据世界通行的“公历”记载,每年的“立春”都是在公历的2月3日或者4日。 不过我国的农历不一样,因为农历的计算基础源自于“朔望月”而不是“公历”。而“朔望月”是有长短之分的,如果这个月是“大月”,那么“立春”就在公历2月4日,如果是“小月”,那么“立春”就在公历的2月3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