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迁往通州?

郭咏毓郭咏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通州区毗邻中心城区,交通便捷,有地铁、高铁和高速公路,离市区不远;其次,通州是水网地区(潮白河、通惠河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第三,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利于实现首都功能向新城转移,疏解中心城区的非核心功能;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北京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副中心的建设对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打造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带动河北廊坊一带发展。 近年来,北京一直致力于推动“两轴”的发展,中轴线及其辐射的东城-西城区域以及长安街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013年,北京市发布《关于本市优化发展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一核一主一副”的战略,即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主,大力发展朝阳区和海淀区两个大区,推进首都和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

而通州作为毗邻中心城区且拥有优质生态资源的行政区,自然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自宋代建成以来,通州一直是北京东南部的行政中心。新中国成立后,通州曾是首都工业的重点发展区之一,建起了包括纺织厂在内的不少工厂,但此后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通州很多企业外迁,城市功能也逐步弱化。

2015年底,北京提出建立城市副中心,并启动有关规划研究。按照规划,到2035年,通州将建成一个生态宜居的国际一流城区,其GDP总量将与现在中心城区相当。届时,北京将成为首个同时拥有双城的城市,一个新的国际化大都市即将崛起! 当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通州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距离一座现代化都市的距离还比较远。如何推进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如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动力,我们拭目以待。

岳茹曦岳茹曦优质答主

首都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要在北京中心城区突出首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其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要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城市副中心为支撑。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将以中关村科学城为支撑。北京非首都功能主要是制造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一般性服务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等,要明确在北京市域内的禁止新建和存量疏解淘汰的产业。从空间分布上说,部分教育、科研、医疗卫生

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以及交通、市政、商业服务等城市运行保障功能主要集中在城市副中心和北京中心城区之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后,国家将以此为支撑,承载部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北京市要推动部分国际交往服务功能、会议展览功能和枢纽配套服务功能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区聚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