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出贝利?
看了很多答案,都是分析技术、体系等等。其实要论环境,巴西是远胜过中国的。 首先从群众基础看,足球作为第一大球类运动,在中国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虽然比不上篮球(打篮球的人多,看的人也多),但是比起羽毛球和乒乓球确实要高上不少。至少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每个班都有踢足球的。而且因为中国人多,所以不管是不是业余的球员,水平相对也是很高。加上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中国足球烂泥扶不上墙的思想,所以对国家队其实是比较支持的。哪怕没进球,输个0比1我们也不会像某西亚国家那样暴乱。
第二是来自商业层面的因素。先说赞助,众所周知,巴西众多联赛都是免费观看的(或者很少收钱),所以商业价值不高。但是中国就不同了,只要有球迷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广告,甚至比赛转播还插播广告(你管这叫足球)。其次俱乐部层面,中超除了上海滩双雄(申花已经衰败下去不复当年之勇)其他球队收入都不低,特别是广州恒大,金元政策之下,归化球员加持,直接成为中超夺冠最大热门。就算不夺冠,成绩不好,投资人的压力也不是主教练能扛得住的。里皮辞职时就很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我承受不了压力,因为我不是国足主教练,我能做的也仅仅是这些了。 最后说说制度的原因,这个是中国和巴西最为不同的一个点。足球在巴西是一种平民的运动,所以他们的球员从稚童时开始接触足球,多数是没有经过职业训练的。这一点和中国正好相反,我们的球员从幼年时就开始接受职业化的训练,而普通人接触的并不多。所以从根子上来看,我们的球员技术不一定比他们好,但是战术素养和体能是他们不能比的(这里指的一般人,不是说绝对水平,毕竟中国不乏有李磊、蔡慧康这样的技术型中场,吴曦和李可这样的后腰,冯潇霆、姜还是老的辣)。
中国足坛并不缺少天才,但是中国足坛却缺少伯乐。1985年开始中国足坛就迎来了一个人才井喷的年代,可以说只要从这一年中国足坛挑选球员组建一支年龄在23岁以下的国家队,那么这支球队完全可以吊打当时的欧洲二流或者三流的国家队,但是受制于中国足坛的体制限制,这些被当做人才而培养的青少年才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没有受到真正的欧洲水平的训练,最终泯然众人矣。而在1985年开始连续10年人才横行,1995年之后却又重新进入了足坛人才断档的年代,那么在这10年之中哪些年是人才井喷的出天才的年代呢?
排名第一的是1985年出生的人才井喷年份,这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横行的年代,这一个年代出生的球员有着先天的优势,正是由于1985年出生的这批人在中国足坛青少年阶段有着太多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要进入中国足坛的国少队和国青队的竞争非常大,正是这样的压力才迫使他们从小就不断地艰苦磨砺自己的技术,最终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而这些从1985年开始经过中国国少队和国青队历练出来的球员几乎个个都是一等一的球星,中国足坛后防线从后腰到中卫再到边卫,从张耀坤、张汉鹏、冯萧霆、汪强到卢琳,中场球员刘健、周海滨、王永珀和蒿俊闵和左右两个边前卫于海和崔鹏,前锋线上又有着杜震宇、朱挺和董方卓,这样一个阵容在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队中都足以横行。
排名第二的是1987年的出生的人才年份,1987年也是人才大爆发的年代,正是1987年的球员井喷才导致了1988年出生的球员和1989年出生的球员能够进入到国少和国青队中,这也是为什么后两年中国足坛涌现出的优秀人才也非常多,他们和1987年的球员都是一个体系内训练并且同时参加大型赛事,所以他们也一起成长了起来。1987年的出人才年代主要是在中国足坛的中后场,刘晔、矫哲、成亮、徐云龙和张鹭都是在这个年代中出现的,中场核心王新欣是1987年出生的球员,而左右两个边前卫分别是王栋和郑龙,前锋线上的姜宁和韩鹏也是这个年代中出的。这也是一套能够击败欧洲二流球队的阵容。
排名第三的是1988年出生的球员,1988年的球员大多数都是在1987年的球员竞争下落选国少和国青队,但是他们也是千里挑一的好手,最终在之后的选拔中仍然进入了国青队,通过在中国足坛的对抗他们也逐渐成长了起来,他们和1987年的球员们一起对抗亚洲其他对手。1988年出生的中国球员主要的分布位置是在前场,中卫和左后卫只有王霄、冯仁亮和曹阳,前场只有张帅和赵旭日,边锋和前腰分别是姜坤、陈涛和毛剑卿、李金羽,这套阵容的攻击点非常强悍,而且年轻球员非常的新鲜,他们也是中国队2002年冲击世界杯的希望。
排名第四的是1986年出生的球员,1986年的球员虽然也是人才辈出,但是他们因为过于年轻而没有太多地进入到国少队和国青队,其中大部分球员都是直接进入到了成年队进行对抗,但是1986年的球员依然是群星璀璨,主要分布在中后场,后场有李玮峰和杨璞,前卫线上有王亮,前腰有吕征和赵旭日,锋线上是曹添堡和李毅,他们是中国足球后花园的核心支柱。
排名第五名的是1989年出生的球员,1989年的球员在中国足坛出了一大批的中卫,张呈栋、刘建业、李学鹏和汪强,前锋线上的张稀哲和李根这些也是在中国足坛非常叫得上名号的球星,他们虽然不能在对抗中击败欧洲的二流和三流球队,但是他们也足以在世青赛上和韩国队掰掰手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