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球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因为水的运动不分性别,可以男女同场竞技;因为这项运动的装备要求简单,只有水和泳镜就可以了(抢球时为了防滑可以穿鞋); 因为这个项目对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主要靠团队配合,所以很适合作为集体项目开展; 水球运动还可以辅助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增加肌肉力量等,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我国的跳水队、游泳队已经夺得多枚奥运金牌,而水球却从未在奥运会上获奖牌,因此发展水球就成了我国体育强国之路上的一块“心病”。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体委就开始重视和发展中国水球队,在全国培养选拔优秀的运动员。
1986年,原国家体委制定了《全国业余训练工作规划》,将水上项目纳入重点发展的领域,提出到2000年争取奥运会奖牌的目标。从此,水球队的规模逐步扩大,实力逐渐增强。
连蓉优质答主水球运动从90年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光景了。这一时期里,中国水球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水球先后实现了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出我国的第一名职业女水球员,获得亚运会和亚洲杯的好成绩等。
水球在我国能够迅速地普及和发展,既有各地区开展水球运动的具体客观条件起了推动作用的原因,也有这项运动本身所特有的魅力促使人们选择其为健身方式的因素。
水球能够促进人的全身得到运动。人在陆上运动时骨骼要支撑其自身的重量,所以它对人的下肢和腰腹部的肌群要求较高。而人在泳池中运动时,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几乎是没有重量的,所以能够有效地减轻关节的负载,使人容易持久地运动。水球运动中,运动员除了要完成游泳技术动作外,还要完成进攻和防守中的战术配合及射门等技术动作,所以在游泳时要不断改变身体姿势,时而抬头露出水面,时而下沉潜入水中,时而去抢球、传接球,时而去封堵对手、挤压对手,技术动作的多样性和对抗性使运动员的上肢、下肢和躯干等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群都要参与运动,身体的协调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水球能促进人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和心肺功能的提高。在泳池中运动时,受到水的密度的作用,人的活动及通气阻力增大,呼吸效率降低,所以人在水中运动时的能耗要大于陆上运动时的能耗。水球运动中的每一次冲刺游进,都是在大强度的无氧运动中进行的,而且在泳池中完成进攻与防守的战术配合和射门的技术动作都需要运动员不断屏气和换气,这些都会极大地增加运动员呼吸系统的通气量,使呼吸功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
水球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协调能力的提高。人在泳池中运动时,受到水的温度的作用,它低于人体温度,对人有致冷效应,可收缩血管和刺激神经。而水球运动中特有的头顶夹着球转体90度,脚蹬池底双腿轮换登夹水,上肢抱夹球的游进姿势和激烈的碰撞、阻挡、厮打等对抗动作,都使得内环境更加不稳定。这些,都极大地锻炼了运动员的内环境的调节及平衡能力,使人在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能够坚强地坚持下来并在不断的学习和模仿中找到了良好的对抗办法,比如,运动员通过提高专项素质能力,增加对水的压力和加大冲量,使自己的内环境的稳定性得到加强。
水球能够促进人的骨骼和肌肉系统发育。人的骨骼生长需要在一定量的机械力学刺激下才会增厚变硬,肌肉生长需要在一定强度的肌力刺激下才会变大增粗。而水球剧烈对抗运动中,身体经常要承受高于自身体重数倍的外来力量和负荷,并通过自身的抗衡和平衡来获得进攻和防守的机会,这在陆上运动中是很难得到的刺激和收获,它使得骨骼的生长更结实,肌肉的生长更健壮。
水球能够帮助人减肥和塑造体形。水球对人在能耗方面的要求很高,而且有高耗低收的特点,即人在水中消耗的能量多,而从水中得到补充的能量却很少,所以,进行水球运动后人体脂肪很容易消耗并得到控制,而肌肉却得到了良好的营养和高效的增粗变壮,从而使人的体形向完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