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是什么生肖?

浦宝俊浦宝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龙 《礼记·月令》篇中描述四月“蛰虫咸动,耕作始起”,五月“蝼蝈鸣,蚯蚓出”,六月“蟋蟀居壁,蚤食(早食)”,七月“大暑至,白露降”;立秋后五日“寒蝉鸣”、处暑日“鹰乃祭鸟,用始行乡射礼”、白露后五日“鸿雁来”……古人将这些动物的出没划分了时间,并将这些时间点与天干地支进行了对应。而其中有些动物是图腾(龙)或信仰之物(鸿)。由此推测,十二生肖中的“辰”很可能就是龙。且“龙”文化在古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比如东汉王充的《论衡·物势》中就提到“辰为龙”。又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诸菌》篇中写到“惟龙菌出常山,形如伞,色黑,肥硕者如人掌,有斑纹,谓之元珠菌,良。……此菌出江西,乃辰砂之精也。”这里将“辰”直接等同于一种真菌,可见古往今来的“辰”都是指龙的。 而作为龙的图腾部落,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

2.虎 在古文字中,“寅”字像大老虎的头,“卯”则像弯弓和箭。“寅”和“卯”都被认为是象形字。有人根据这二字来推测“正月”的“正”字应该写作“寅”。那么“正月”的意思就是指“寅月”(农历一月)。再结合古代文献对正月气象的记载来看,“寅”正是猛虎长啸之时。

3.兔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现代天文科学已能准确测出每个月圆月缺的时间。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同样发现了这个规律并加以利用,通过观察月亮的形状来决定行事的日期。他们发现,阴历每个月初一新月当空时,月亮呈弦状,初二初三如镰刀,初四初五似弓形,到了初七初八如同眉毛,最后到了月末,月亮又变成了圆形。他们将这些形状称之为“望朔”,即“望者,月满之名也;朔,月没之名也。”(《晋书·天文志》) 由于月亮圆缺变化一周为一个农历周期,而新月又一次出现在东方天空需要十六天,故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而这个“一阴一阳,一晦一明”的规律被赋予了很多含义。

4.牛 《礼记·月令》篇中记载冬季“水泉涸,宿麦不成。其帝颛顼,其神禺强”。春季“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其帝羲和,其神句芒”;夏季“小信成,大雨时行。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秋季“金气至,草木白。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冬季“寒气总,阴气盛。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中冬季的“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和秋季的“其帝少皞,其神蓐收。”似乎有点矛盾,因为按照五行学说,秋季应该是“金”气旺盛的季节,而颛顼和少皞所处的帝位应该是“土”“木”。但仔细梳理《礼记》全篇内容就会发现,作者已经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述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其中少有提到五行的文字。所以五行说法实际上很难成立。

而在我看来,“五帝”和四季的对应关系才是正确的。理由是在古文字中,“季”字下方的“子”字表示的是“果实”,而“李”字的“子”字则是表示“植物开花结子的部分”。既然“季”和“李”的字形有所区别,那就说明它们代表的意义是有差别的。 “季”表示的“四季”之意应当是正确的。而“李”代表的或许是指“树木开的花”这一含义,与“花季”“雨季”等用语类似。而四季的花期各有不同,因此以花来区分四季是合理的。所以“春桃夏杏秋桂花,冬梅映雪岭头开”的说法应较准确。而且这也符合“从生至死说五行”的逻辑——生命从无到有,从衰到盛,再从盛到衰,如此循环往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