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五行是什么?
梅花,为花之最清,最贞。有暗香自远,不假妆饰,生于雪中,傲雪而开,因有其贞,皆有其傲。以花喻人,便有了梅花品质的象征意义——梅花精神! 咏梅,赞梅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必修课之一,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不乏大家名作!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作《梅花落》;南朝诗人陈伯之在《登楼望水》中也有吟诵:“梅花落已散,杨柳远复垂”;唐代李白、岑参等均有咏梅作品传世……到了宋代,咏梅之风更是盛行,从宋初著名文学家徐鉉开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元代吴镇、王冕等人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明代文征明《腊梅》;清代郑板桥诗《红梅》…… 近现代以来,鲁迅先生曾写过两首咏叹梅花的诗歌,一首是写在1934年冬天写的七绝《题照》,另一首则是在1961年春天作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郭沫若曾在1958年和1972年分别创作了诗词《红梅》与《冬梅》。现代作家茅盾也曾写过《白梅》、《红梅》等咏梅的诗作。
说到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还有一个典故要跟大家说说。据记载:宋文帝元嘉十九年的秋天,刘义康与王微到林屋山游玩,见山中风景秀丽,遂有吟唱之意。当时适逢竹林茂盛,二人触景生情写下诗句:“托根非一干,交枝耀千羽。高树色相倚,微云形所布。萧瑟风未起,飒飒叶生虑。”后来有人将这句话编成一首词,叫《竹柏歌》。这首词流传甚广,影响颇深。
此后人们便将竹子与梅花并列为隐逸者的象征物——“君看松柏树,四季色常新。知君无俗意,侍立欲欺臣”“青松终始常无恙,冰梅岁寒自有花”……此二者都是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一种植物。 而关于它们各自的寓意,也各有千秋。
松树,常被用来比喻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的品格和精神;而竹则是虚心有节,宁折不弯的化身;兰花被称为“花中君子”;菊花有着清高的品性。 因此,梅兰竹菊又合称为“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