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脚上长疮怎么办?
在农村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谁谁谁家的孩子又生疮了,有时候是长在脖子上,或者手上,更多的时候是脚上。尤其是到了夏季,这样的情况更多。很多人以为这样的疮跟大人得了疖肿、痈、发、疽之类的疾病是一样的,认为是发炎了,其实不然,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叫法——热疮,属于中医的流痰范畴。 热疮的病程比较长,如果不早期干预的话,后期形成脓腔,溃烂后形成窦道或瘘管,难于收口。
中医认为“怪病多痰”,这是由于痰浊黏腻、缠绵、胶结,故顽固难愈之病为痰病和痰证。流痰即属怪病,其发病缓慢,病程绵长,初起又见胸胁或肢体酸痛,遂致漫肿无头、筋粘骨蚀、流溢脓水、窦道瘘管、愈后多遗残废畸形,病中又多见形体肥胖、脘腹胀满、脉沉细迟等症状,故前人有“怪证多痰”、“无怪疾不有怪痰”、“怪症多属痰流骨骱”和“痰病易治,流痰难治”等说法。
在《外科正宗》中有对流痰有详细的描述。该书中的流痰门中云:“夫流痰之症,乃脾胃饮食不节,生冷过度,以致痰浊凝结骨骱之中,初得之惟自觉骨酸沉重微痛,治之不愈年深月久,则筋缓骨痿,肌肉顽厚,渐化成脓,破流无已,穿筋溃骨,变为骨槽风,肢体麻木,不仁举动艰难,终身残废,全属阴证寒痰之类也。夫成痰之症,乃阳虚阴盛,脾胃虚寒致痰湿之症凝结筋络血脉之间,……其肿不甚高大,红胀不开,时作时消,时痛时止,……按之骨头酸痛彻髓,……溃后红肉黑紫,坚硬无泽,脓水清稀。结核流注之类也,又云有脂痰、血痰、食痰也”。
所以,要想彻底治疗这样的疾病,必须在早期,也就是该书所说的“漫肿无头尚未溃者,攻之”。而此时的治疗,应以健脾化湿,温化寒痰为法,方用阳和汤之类。一般3~5剂,肿消病愈。若病久延致溃者,则应先内服,外用阳和解凝膏掺九一丹,待新肉生长之时再收口。
平时也应注意调理,不要过多的吃雪糕等生冷食物和油炸食品等。适当的运动,提高体质。也多喝开水,这样也是促进排便和排汗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