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并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以四个字的为最多,在四字成语中有许多是由四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列组成的,如:山南海北。如分别把“山”“南”“海”“北”用作代表,那就成了东西南北,无北南之意。“山南海北”本来是个短语,经人们反复使用后成为独立的凝固结构,其本义是消失,引申为相距遥远或不同的地方。
类似“山南海北”的四字成语还有:前赴后继、山穷水尽、山呼海啸、花言巧语、改朝换代、惊涛骇浪、改弦易辙、长年累月、积劳成疾、惊心动魄、改恶从善、朝思暮想、风餐露宿、说长道短、翻江倒海、积德行善、日积月累、高谈阔论、生离死别、改邪归正、海枯石烂、南来北往、惊天动地、谈古论今、花言巧语等,像这种表示相同意义或近似意义的字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格,叫作“叠加”。
在汉末至南北朝的诗文中,“叠加”这种语言现象多起来了,例如:曹操《苦寒行》中的“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根盘突兀,崖冰无生理。”李密《陈情表》中的“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成语是文化的结晶,成语叠加语素的来源多为古代诗文,其凝固的形式又为后人习作时所借鉴。叠加的修辞手法,在现代诗文中继续广泛流传,例如:“你这坏骨头,还想钻进人民自治会去作威作福!”(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风如刀子,)雪片比冰刀子更扎得人疼。”(姜戎《狼图腾》)叠字短语的流行,表现了汉语语素和词的双音节化的发展规律,是汉语修辞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