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午是什么?

赫菊赫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每个生肖都有人对应的日期和时辰; 每个星座也都对应着人体某个部位。 子时:23点至1点 丑时:1点到3点 寅时:3点到5点 卯时:5点到7点 辰时:7点到9点 巳时:9点到11点 午时:11点到13点 未时:13点到15点 申时:15点到17点 酉时:17点到19点 戌时:19点到21点 亥时:21点到23点 “子”指的时是夜晚23时至凌晨1时. “丑”是指夜间1时至3时.…… “戍”“亥”也就更不言自明了。

在古时,人们根据动物每天不同的时间活动来划分时间,也就是以动物的活动来对一天进行划分,因此有了“子午卯酉”的说法,意思是指这些动物每当天明(或者日落)的时候开始活动,到下一时间段天亮(或者天黑)前这段时间,“子午卯酉”就分别代表着现在所认为的23:00~01:00,01:00~03:00,05:00~07:00等等。当然,随着太阳升起落下的周期变化,这种动物活动的规律也会随之改变。 但这种古代人的计时方法与我们现在的计时器相差甚远。比如我们现在的24小时制时间划分与现代天文仪器的精准测量结果相冲突。

古人把一昼夜分成二十四个时段,每一个时段都是一小时,用“子、丑、寅、卯……”标识出来。而一个“时”字,正好与西方人用“am(上午)”、“pm(下午)”表示时间的办法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在西方人是上午10时,恰好相当于我国的“巳时”,而如果是中午12时,则恰恰处于我国古代的“午时”。如果现在时间是下午3时,那么按古书记载便属于未时。 另外,在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早晨的“卯时”,另一个是晚上的“酉时”。所谓“黄昏”、“傍晚”均指的是这个“酉时”。

所以,当外国人说am6:00,其实在我国古代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了,既不是卯时也不是酉时,而是辰时。同理,外国的pm5:00,在我国古代则是寅时。因为古代一个时辰比现代一个小时要长一点。

祝梅华祝梅华优质答主

我国汉族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末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俗称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含义随属相而异,其中“午”,本指未时之义。未时(申之初),太阳当空,正是马出现于战场和运输场所之时,人们就用午字代替未字,作为未年出生者所属的肖兽。

民间传说十二生肖的确定有一个过程。当年玉帝传旨,要挑选十二个能代表人类吉祥和健康的朋友。听到这一消息后,山林和草原上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想去见玉皇大帝,于是便有了“渡河选友”的故事。从此,便有了十二生肖。“午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七位。

关于马的姓,各地传说不一。在河南有些地方传说是“皇历”:马爷骑马跑得快,日行千里不嫌窄,皇上御用称龙驹,马本姓的就是“皇历”。在东北有些地方传说是“乌雅”。“午马”的官名也随地域而异,四川是“红鬃烈马”,“红鬃烈马”是古代战争中冲锋陷阵的英雄;江苏是“千里马”,“千里马”善跑耐劳,是运输业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历代史籍中,有关马和人类关系的记载不胜枚举。《诗经》云:“有駜有駜,駜彼乘黄。”郑玄注释:“駜,肥也;乘黄,马闲也。”讲的就是马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左传·定公四年》:“马,功之成也。”讲的是马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午马”图腾和文化遗存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河南濮阳、甘肃秦安、山西襄汾、山东大汶口、青海贵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马”图腾出土发现。河南郑州商城遗址、福建分界山高城遗址、陕西长安普渡村、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周墓葬群,以及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赤塔等地都有金、银、铜、石、陶的“马”饰品遗存。

“午马”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健康和富贵兴旺的象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