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超和CBA不扩建?
首先,中超是否应该扩军到18队甚至20队我持怀疑态度(除非彻底改制),毕竟职业足球的本质就是精英化,球员水平、观众素质、联赛氛围不是短时间能赶上去的 其次,无论中超还是CBA都不存在“不扩场”的问题——北京五棵松篮球馆座席6645个,辽宁阜新体育场座席7000个,青岛国信体育馆座席5936个……这些场馆的建设标准都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体育馆建设标准来的,而全国绝大多数的甲级俱乐部球队的主场都至少具备这个硬件条件(部分甚至远超) 最后,从职业体育的角度来看,场馆容量确实不是最重要的——NBA湖人队的主场斯台普斯中心可以容纳18998人,但大部分赛季都是不到半数。NHL冰球联盟的波士顿贝鲁斯克中心场只能容纳7250人,但上座率经常是满员。同样,在澳大利亚悉尼篮坛霸主悉尼国王队的主场QBL体育馆,看台最高记录也只有7成多。可见场地大小对职业体育的影响并不大(对NBA这种级别的不算)
所以总结一下,中超目前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条件(资金、政策、球迷文化等等),现有的场馆设施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体育赛事,而且从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和城镇化率来看,职业体育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中超、CBA不扩军的原因,因为中超、CBA不是为了发展体育,而是为了赚钱,扩军会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甚至会严重威胁到他们现在得到的既得利益。
职业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运动员、教练员,通过为社会奉献精彩的比赛,来激发社会大众投身体育运动,进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所以,重视青训体系建设、重视培养本土球员,重视发掘体育人才以支持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职业体育联盟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实看看NBA、英超就知道了)
但是在中国的中超、CBA联赛,他们不仅没有承担起这种社会责任,反而为了获得商业利益,阻挠了中国体育的正常发展。在2015年时,中国足球的青训注册人数仅为3万人,要知道日本有67万人,韩国34万人!
青少年人群是中国体育未来的后备军,应该受到大力的支持、培养,而不是被排挤!中超、CBA对于足球和篮球青训的漠视,导致现在出现了人才上的断崖,出现了国足男足长期萎靡、CBA球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下去,恐怕未来20年、30年,中国足球、中国篮球都难以出现质变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于一些关注中国足球、中国篮球发展的有识之士来说,他们甚至对职业体育存在抵制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会考虑给这种反社会性质的联盟进行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