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货币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为履行这一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发布有关货币市场的公告;
(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长期的总体目标和方针;
(三)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反周期操作,调控流动性供给;
(四)组织、指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的成本与利率;
(五)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举办的国际会议。 除了上述法定义务外,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还有以下职责:
1. 起草金融宏观调控和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
2. 拟订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3. 建立金融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 通过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等机制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做好金融监管工作;
5.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在中央银行的批部分资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控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目的在减少商业银行可贷款数量,从而控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反之,降低准备金率的目的则在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基准利率。利率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可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高低来调控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规定较高的基准利率,使企业和个人贷款成本增加,会抑制企业和个人投资,社会经济就会相对收缩,反之,中央银行规定较低的基准利率,使企业和个人贷款成本较少,会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社会经济就会活跃。我国的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为商业银行的自营利率,由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以一定幅度上下浮动。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来控制流通中货供应量、调节货币市场利率的经济行为。如果市场上资金过多,中央银行就通过金融市场的操作卖出国债,以减少市场上基础货币量,从社会总体对市场上货币量进行控制,达到收缩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央银行卖出国债,国债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资金便逐渐流向国债市场,货币市场资金减少,市场利率上升,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减少;反之,如果市场上资金过少,则由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的操作购买国债,以增加市场上基础货币量,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国债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资金从国债市场流回货币市场,市场利率下降,通过利率渠道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