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五行中属什么?
“道”字没有五行,但是含有四行。 首先,“道”由“辶”“首”“路”“曰”组成,而除了“首”外,其他三部分均含木、火、土、金的五行含义。 其次,“言”字意为言说与讲述,而讲述需舌头,故有土属性; “首”字,额为首,头为首,故有金属性。
道教以“三清”为最高神,其中元始天尊的形象是:“顶建四华盖,冠戴五明金,有九光流布”即有三层顶盖(表示天、地、人三界),头顶五彩缤纷的宝莲灯(表示五行),还有九道光晕(表示九宫)。 那么,为什么不是七曜、六十四卦等更符合科学的元素和阴阳系统呢? 因为道教不仅仅追求知识的广度,更需要追求的无疑是知识的深度——所谓“大道至简”,越简越好,越少越好,因为精则深,广则浅。 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如果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定义的话,那就不叫“道”了。 而“德”就可以用特定的阴阳五行来表示:
因此从“道”到“德”,其实是一种升华或者说浓缩的过程。比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德的升华或浓缩的“水”,而不是道的升华或者浓缩的水。 如果把道比喻成计算机,那德就是这台计算机里的CPU。 所以《黄帝内经》才强调,“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而愚者则是相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其实就是对道和德的不同诠释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