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什么什么赵的成语?

郁孟英郁孟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围魏救赵,是一个在战争中非常著名的运用“间接打击”来战胜对手的谋略,它也常用于现代的商战、外交中。围魏救赵出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忌)卒之东阿,而与齐军败赢(庞)涓于马陵(今山东郯城)。杀涓,虏太子申。”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计。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做法,绕开直接进攻,令对方不得不放弃原定目标,回兵自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围魏救赵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曾经在前361年大败齐军于济西。齐宣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对内实行改革,发展生产,对外联合秦国,以削弱魏国。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时,齐威王起初并不急于出兵,而是征求大臣的意见。孙膑认为,魏国精锐部队倾国而出,国内必然空虚,根据“虚实相搏”取胜的作战原则,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所必救”的作战方针,即乘魏、赵两国主力对峙于邯郸城下、魏国国内空虚之机,用兵于魏国,攻其必须救援之地。这样,既可以解邯郸之困,又可以不战而弱魏,一举二得。齐威王完全采纳了孙膑的计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围魏救赵从此成为兵家经典战法。

齐军兵出后,当听说魏国将军庞涓带兵8万攻破了邯郸后,佯作要从邺城(今天河北省临漳县附近)过漳河东进解赵国之围,令赵国和魏国都慌忙增兵守备。但齐军转而奔向大梁(今开封附近),魏将庞涓果然率魏军回师救己国,当追到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时,魏军猝不及防,被齐军一鼓歼灭了10多万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