橪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橪”字的基本信息 姓名:橪(繁体:橪) 拼音:ran2 笔划:13 五行:木 吉凶:吉 看名字测评打分 “橪”字的含义: 〔橪〕rǎn,姓。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也写作“染”或“苒”。 说明:本测名系统仅支持中文姓名,故英文名称用汉语拼音书写。
【来源】《篇海》、《集韵》 【解释】苒,俗染字。《广韵》曰:染,本作姌,又作冉。《集韵》曰:染,本作苒。亦作姌。 由上可知,“橪”“染”“苒”“冉”均为同源字,均来源于一个上古字形——冄。
《说文·冄部》:“冄,形声。从冄,言聲。讀若婪。”可见今天“苒”字中的“艹”,在古代与“冄”的字形是一模一样的,而且“苒”和“冄”在古代读音也相同。所以,“苒”字的金文字形,就是下面这幅图中的样子了: 所以我说古代文献中这个字是“冄”而不是“苒”!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字典词典和网上大多数说法都承认“苒”为正确字形呢? 因为汉字简化后,“苒”“淰”“荏”“纴”等字都被简化成“冉”。而“冉”是现在“苒”的异体字。于是现代工具书中就把这些字认作“冉”字看待了。如《新华字典》就认为: 很多网站或者个人文章就这样误认为“苒”是“冉”的异体字了,其实大错特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说源出《尚书·洪范》。一般认为,五行中的五类物质各有其特性,这些特性可以分别归纳为五种不同的作用或功能,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认为“润下”是水的自然特性,“炎上”是火的自然特性,“曲直”是木的自然特性,“从革”是金的自然特性,“稼穑”是土的自然特性。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感悟到这五种特性在社会生活中也能够找到相应的现象,具有相似、相关、相同的性质,于是“火”就具有了某种社会意义。人们在“火曰炎上”这一基本理念的导引下,根据“炎上”的特性,推断出若干种具有上升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均属于“火”这一类。如梁、柱象征着木,屋顶象征着火,木上火则有梁上有柱,柱上落屋的上升性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挠,其臭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关于“火”的类。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字的五行?如果一个字中含有五行文字的一个,那么这个字就是此文字的五行,如“润”字中,含有五行“水”字,那么“润”字的五行归类到五行的“水”字五行。